语不惊人死不休,正是这个时代的话语特征。好发雷人之语的群体,第一应是官员,第二才是专家与学者。倘不信,可观这些年来媒体总结的年度雷人语录,榜上有名者,十之八九都头顶乌纱帽。
《人民日报》(9月23日)却将矛头对准了学者,尤其是经济学者,这虽有捏软柿子之嫌,却也不宜苛责。毕竟,其批判凿凿有据,并非无稽之谈。就我所见,经济学者的雷人之语,确实远过于政治学者、文化学者、科技学者等。因此他们的名声越来越坏,嘲讽他们的段子越来越多。记得有一个笑话说:“问:上帝为什么要创造经济学家?答:因为有经济学家的话,天气预报便显得准确多了!”由此可见经济学家的思想与言论何其令人不敢恭维。
经济学者缘何好发雷人之语呢?浅薄者有之,搏出位者有之,为利益集团代言者有之。还有一些,却是性情如此,好作大言,惯于哗众取宠。我曾与一位研究浙商的经济学者吃饭,当晚莫言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,这厮以为我们不知,先是故作神秘:“你们知道谁获奖了吗?”见我们窃笑,他拍桌喝道:“莫言获奖了!中国人!”
不过,我却觉得,雷人之语与学者之间的那个等号,不该轻易画出。而且这一等号的重量,远非学者所能承受。
且看《人民日报》所举的案例。一位教授预测,25年后,北京的房价将上涨到80万元/平方米,南京的房价上涨到40-60万元/平方米。老实说,这组数据何止雷人,简直骇人听闻。只是,假设我们回到25年前,有人预测,北京六环的房价将达到2万元/平方米,这厮必定被骂作疯子。
还有一位教授,建议65岁领取养老金,从退休到领取养老金这一段时间,“男的去养老院做园丁,女的给老人洗衣服”,连职业都规划好了,不愧为研究社会保障的权威。然而,让我们正视现实,65岁领取养老金,不可思议吗?看看这三十年来养老宣传口号的变迁,从“政府来养老”、“政府帮养老”到“养老不能靠政府”,你会发现,延迟退休、延迟领取养老金年龄,势所必趋,山雨欲来风满楼。教授只是捅破了那层乌云而已。暴雨降至,倘真有园丁、洗衣工这样的活计,也许会令退休老人挤破头皮呢。
雷人的话语,往往源于更雷人的背景与土壤。雷人的房价预测,折射了房地产的泡沫化;雷人的退休建言,折射了病入膏肓的养老制度。再如,雷人的食疗养生,折射了对医疗费用的恐惧;雷人的官腔,折射了官员的专横与颟顸;雷人的法令,折射了权力的卑劣……
雷人的话语、雷人的学者背后,是更雷人的时代。
所以说,我们的批判,如果止于学者的人身,质疑他们的智商与德行,恐怕只能流于表面,陷入一团乱战。学者的雷人,只是病象,而非病根,只是恶果,而非恶因。批判之锋,必须直指其背后,才能揪出毒瘤。
供《珠江晚报》
0
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