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

阅读:0
听报道

选官依旧举孝廉?
  
  
  古代选官,有“举孝廉”一说。孝廉者,顾名思义,孝顺,清廉。不符这二者,不得被举为官。当然我们需要注意到,发明了“举孝廉”的汉朝,有许多官员,既不孝,亦不廉,那么他们如何当上了官呢,这可能因为,被举之时作弊,如彼时的童谣唱到:“举孝廉,父别居”;可能因为,被举之后变坏了,所谓权力导致腐败;更可能因为,他们当官,并非出自相对公平的“举”,而是依赖特权等单行道。
  “举孝廉”的传统,早已零落成泥,但其精神却绵延不绝,逾越了时间、阶级与颜色的局限。这最近一例,来自四川彭山县,县委选拔与考核科级领导干部,满分100分,除了政治品德30分、职业道德28分,还包括社会公德28分、家庭美德14分,后两项共计42分,不到一半。不过,你要晓得,考核的分数线,不是60分,而是80分,“80分以下,不得作为拟提拔任用人选”;对已经提拔的干部,考核分数低于80分者,将被扣除年终奖,被组织诫勉谈话,甚至被换岗。
  “廉”属于政治品德与职业道德,“孝”则属于家庭美德。新闻称,考察组曾给一位拟提拔的官员的父母打电话,问该官员“多久打一次电话回家,什么时候回家一次,父母生日会打电话吗”。这些只是试探性的问题,杀手锏还有后面。彭山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宁武称,若不孝敬父母,将直接被一票否决。(《成都商报》2012年2月18日)
  这一幕并非彭山县所独有。前些年,在甘肃、河北,都有近似规定。官员不孝父母,不爱妻儿,在提拔任用之时,将被秒杀。“孝”字一夫当关,几多乌纱帽跌落尘埃。就说这彭山县,所考察的5位官员,虽然最终都过了关,但在家庭美德这一块,均被扣分。
  这实在叫人啼笑皆非。若说如此选拔、考核官员是作秀,它却有些假戏真做、一本正经的意思;然而“真做”的背后,则是病人头疼,你偏偏拼命喂他吃治疗脚气的药水。此中的道理再也明白不过:官员清廉,那是为官的根本,怎么严格考察都不算过分;可是,一个合格的官员,必须是一个孝子吗,或者说,一个人,必须先成为孝子,才能成为好官吗,犹如你要求一个合格的教师必须是一个合格的父亲,一个合格的厨师必须是一个合格的吃货?
  在以孝治国的时代,“举孝廉”还有其制度与文化的膏腴之壤。在依法治国的今天,这般高举孝道,则令人怀疑,要么,执政者的红旗车开错了车道;要么,政治的土壤早已沦陷,法治的麦种突破不了那一层冻土,则播下孝的稻种,看看能结出什么样的果实。
  我不敢断言,那一定是苦果,却可以保证,所长成的异物,并不能解民众之饥。因为孝子与好官,的确毫无关系。假如一定令它们交配,生下的必定是笑话:不想当厨子的裁缝绝不是一个好司机。
  选官依旧举孝廉。二千年的光阴,都耗在一个错位的“孝”上?有时,哪怕官场皆孝子,他们的父母却逃脱不了奴隶的宿命。
  
  供《南方都市报》 

话题:



0

推荐

羽戈

羽戈

370篇文章 5年前更新

不自由撰稿人,退步青年。撰有《从黄昏起飞》(花城出版社,2008)、《穿越午夜之门——影像里的爱欲与正义》(花城出版社,2009)、《百年孤影》(东方出版社,2010)、《酒罢问君三语》(宁波出版社,2012)、《少年游》(广西师大出版社,2014)、《岂有文章觉天下》(华夏出版社,2014)、《帝王学的迷津:杨度与近代中国》(福建教育出版社,2016)、《鹅城人物志》(广西师大出版社,2016)等。

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