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

阅读:0
听报道

如果不嫌危言耸听的话,不妨说,我们活在了一个以骗人与自欺为生的时代。你不骗别人,就得骗自己,大多时候,不得不二者并举。甚至有些职业的主体,便是对骗术的发扬。在此语境之下,邹斌勇冒充国家发改委副司长行骗的新闻,所带给读者的惊异感,恐怕还不如扎克伯格与华裔女友结婚。
  说白了,我们已经见惯了邹斌勇这样的货色,与这等拙劣的骗局。也许在我们身边,便不乏邹斌勇式的骗子。我见过一些,比邹斌勇高明多了。现在并不流行冒充中央的高干,盖在信息社会,查证方便,点一下谷歌,打两个电话,邹副司长们就露出了纸扎的马脚。高级骗子,多称系高干的秘书,或其子女,这些身份,则不易、不宜查询,尤其是后者,因为许多官员的家庭状况,与财产状况一样,近乎是国家机密,你怎么查呢。
  我听过一例,说一位贵公子,自称是部长级别的高干之子,到地方广结企业家,融资圈地,有一土老板,投了两千万,作为投名状。数日后,酒局之上,向我的记者朋友吹嘘,称攀上了高枝,以后生意更加好做了。我那朋友,饱经风雨,满饮一杯,嫣然一笑道:可惜这位高官,膝下并无子嗣。老板当场傻眼。打电话,对不起,您拨打的电话是空号。
  哀其不幸,怒其不争。问题不单出在骗子身上,许多受害者,往往都不能免责。假如他们被骗,是出于低能,出于善良,当可换来一掬同情之泪;然而,如邹斌勇所欺骗的这上百人,或者出于投机,或者出于贪婪,或者出于虚荣,听完他们被骗的故事,可能你会咬牙切齿骂一声:活该!
  将邹斌勇奉为上宾、报以钱物的官员、商人,没有一个傻瓜,他们不外乎是看中了发改委副司长手中的权柄,如一位建筑商人,经人介绍认识邹斌勇后,心头一阵狂喜:“一个发改委的副司长,不得了呢!他只要拿手指轻轻一抠,随便给个基建项目,我们就赚大了。”
  还有一些人,在识别了邹斌勇的骗子身份以后,并未选择报案,甚至不愿声张,原因仅仅在于“被骗了,没面子”——这毋宁是虚荣心在作怪。如湖南的一位企业者,只要求邹斌勇“一是把以前的手机号换掉,不再联系那些受骗人;二是重新做人,不再行骗”。后来还让邹斌勇写了一份不再冒充发改委官员身份活动的保证书。这样的惩处,对骗子而言,恍如过眼烟云。好比你对一头饥肠辘辘的老虎说,我放你归山,今后你不要再吃人了,你一定要答应我,一定要答应!——这不是宽容,不是慈悲,而是养虎遗患,为虎作伥。这等人,实在是活该被骗。
  骗子与受害者,相互成就。若无这么多投机、贪婪、企图钻权力体系的空子、走权钱交易的终南捷径的官商,邹斌勇行骗的战绩必定不会如此丰硕。一旦骗不到什么人,得不偿失的话,也许邹斌勇早就改行从良了:依他的演技,可当演员;依他的胆略,可当城管;依他的特长,其实十分适合当官。
  制度的缺口,社会的腐坏,人性的污秽,构成了邹斌勇们的骗术大行其道的土壤。邹斌勇在骗人,被骗的官商则在欺骗自己;当他们拆穿了邹斌勇的西洋镜,却选择沉默的时候,他们便加入了骗子的行列。欺骗与自我欺骗,虐待与自我虐待,皇帝的新装,就这样落在了中国的身上,正如一夜之间,雪落满了大地,国人懵然不觉,犹在梦中。
  
  供《新快报》 

话题:



0

推荐

羽戈

羽戈

370篇文章 5年前更新

不自由撰稿人,退步青年。撰有《从黄昏起飞》(花城出版社,2008)、《穿越午夜之门——影像里的爱欲与正义》(花城出版社,2009)、《百年孤影》(东方出版社,2010)、《酒罢问君三语》(宁波出版社,2012)、《少年游》(广西师大出版社,2014)、《岂有文章觉天下》(华夏出版社,2014)、《帝王学的迷津:杨度与近代中国》(福建教育出版社,2016)、《鹅城人物志》(广西师大出版社,2016)等。

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