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什么是夏俊峰?
【这是给最新一期《中国经营报》所撰的一篇社论,限于形势与文体,只能浅尝辄止。见报标题为《必须防止夏俊峰的悲剧重演》,此系原稿。】
从案发到处死,夏俊峰案历时四年有余。这四年来,备受煎熬的不止夏俊峰的家人与受害城管的家人,不止地方政府与城管制度,还包括关注此案的国人。对死刑的复核,犹如楼上的第二只靴子,纠结了两年,才迟迟落下。夏俊峰的结局,一度被视为一个政法风向标,一次对公民自卫权的丈...
近来所宣判的案件,王书金案绝非最醒目的一宗。如果不是基于与聂树斌案的关联,此案未必能得到舆论的垂青。然而,置于薄熙来案、夏俊峰案、韩磊案、李某某案当中,它却别有一番意味。
2013年9月27日,王书金故意杀人强奸上诉案二审宣判,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依法裁定驳回上诉人王书金上诉,维持一审判处王书金死刑、剥夺政治权利终身的判决。老实说,这一结果,不太出人意料。以王书金所犯的累累恶行,处以极刑,争议远远...
语不惊人死不休,正是这个时代的话语特征。好发雷人之语的群体,第一应是官员,第二才是专家与学者。倘不信,可观这些年来媒体总结的年度雷人语录,榜上有名者,十之八九都头顶乌纱帽。
《人民日报》(9月23日)却将矛头对准了学者,尤其是经济学者,这虽有捏软柿子之嫌,却也不宜苛责。毕竟,其批判凿凿有据,并非无稽之谈。就我所见,经济学者的雷人之语,确实远过于政治学者、文化学者、科技学者等。因此他们的名声越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