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由撰稿人装逼指南
自由撰稿人装逼指南
1.从不自称“自由撰稿人”,而自称“不自由撰稿人”。
2.用笔名,莫用实名。
3.取笔名,忌浅白,宜深沉,富于哲思、用典最佳,如名曰“八圈”、“萧轶”等。
4.只接受约稿,不主动投稿,哪怕常常投稿,亦不为外人道。
5.对外宣称,稿酬千字八百以下,绝不动笔。
6.偶晒书架,满架外文书(切记,把书脊之上的图书馆标识码撕了再拍照)。
7.从南怀瑾、余秋雨之流的书中寻...
开放的政府何惧反讽的锦旗?
前不久,我听来一段逸事。沪上一位大律师,代理一起刑事案件,判决结果尚属公正,当事人问他:要不要感谢法官一下?律师答:可以,你送一面“秉公执法”的锦旗到法院好了。当事人说:这样会不会不大好?律师答:有什么不好呢,他们的确在秉公执法,除非你给他们送钱了。当事人说:我的确送钱了……这一句话,击碎了律师的自信与尊严,他们原以为,自身的艰辛努力,才是判决公正的最大因...
给法学院学生的一封信
我们憎恶的所谓“导师”,是自以为有正路,有捷径,而其实却是劝人不走的人。
——鲁迅《田园思想》
之一
我的朋友斯伟江大律师,公开发出邀约,请资深望重的律师、法官、检察官,给法学院的学生写一封信,指点求学与就业。我的身份,只是法律界的逃兵,更勿论资望深浅,自知不配执笔。不过,这些年来,蒙母校的师弟妹们不弃,常致信于我,问如何读书,如何择业,如何安...
这十五年来,每年的4月11日,王小波的名字都会像幽灵一样飘荡于我们春暖花开的视线。对他的纪念,俨然是一种时髦;评估他在文学史与思想史上的水位,俨然是文化界的核心议题。如在今年,他的遗孀亲自出场,谈“王小波的意义”。可惜这篇八百来字的文章,除了拉虎皮,便是抱怨,王小波的意义,升华为一个苍白的符号,像一弯冷月,高悬于苍穹,距离人间世的读者越来越远。这让我想起我的大学同学,自诩为“王小波门下走狗”的W...